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组织工作
  4. 详情

和田市:“三举措”为乡村振兴人才保驾护航

日期:2023-02-09
来源:和田市
【字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1+2”文件精神,着力培养一批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理论功底扎实、政策把握到位、实践能力强的村干部和后备力量。和田市依托新疆工程学院、新疆农职院、和田开放大学等办学资源,大力实施“村干部及后备力量学历提升行动”,有效解决村干部及后备力量学历层次偏低、知识获取途径不畅、乡村振兴人才缺乏等问题,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人才和组织保障。

严把关推荐入学,逐级审查选学员。按照“个人自愿、群众认可、组织推荐、学校审批”的原则,市乡村三级党组织层层审核把关,按照每村重点培养23名村干部及后备力量的标准,深入考察报名学员在思想政治、国通语水平、带领群众致富等方面的工作状态,挑选出综合素质好、思想觉悟高,肯为农村发展、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963名优秀农村人才,推荐到新疆农职院、新疆工程学院、和田开放大学参加学历提升,优选让想学、真学、能干的村干部及后备力量实现“智力脱贫”。

订单式设置课程,聚焦实用办专业。结合农业农村实际,聚焦自治区党委3+1”重点部署任务,重点围绕国通语教育、基层党建、政策理论、社会管理与乡村治理、法律法规等开展学习培养,同时开办计算机操作应用、会计、畜牧兽医、林果种植管理、乡村发展等15个实用技术专业,推行“菜单式”点学,加大实用技能和实践环节的比重,确保学习内容符合乡村振兴需要,符合农村工作实际、实用管用。

灵活型办学管理,线上线下齐联动。着眼方便学员学习生活,充分结合工作实际,实行集中与分散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工学结合、半学半读”形式组织教学。日常主要通过网络方式,将学习内容上传至网络学院、网络培训网站等平台,学员利用工作之余在网上进行自主学习,有效解决工学矛盾。同时学院教师利用寒暑假时机,来和进行集中1个月现场教学,在培训方法上,紧紧围绕村级干部的需求,由课堂教学培训向情景式、启发式、座谈式等方式转变,由纯理论式教学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在实践中提高基层骨干理论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直通车培养人才,畅通渠道激活力。制定和田市村干部使用培养机制,对培训结业、培养成熟的村干部及后备力量及时推荐选拔到村“两委”班子岗位。支持村级后备力量领办创办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电商服务站,或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村办企业担任班(组)长,进行岗位持续培养。同时加大保障力度,为解决村干部及后备力量的后顾之忧,在学员培训期间,按时按酬发放工资报酬。部分村建立学费补贴激励机制,从村集体经济中,拿出经费为学员承担费用,超过3000元。

通过实施“村干部及后备力量学历提升行动”,村干部及后备力量的学历层次、工作水平、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共有121名村干部及后备力量通过学历提升、实践锻炼后走向村干部岗位,其中23名担任村“两委”正职。

和田市:“三举措”为乡村振兴人才保驾护航-玉龙网-和田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