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驻村工作
  4. 图文报道
  5. 详情

红枣喜丰收 全产业链助农增收

日期:2024-12-04
来源:新疆访惠聚
【字体:

11月下旬开始,墨玉县11.92万亩红枣迎来全面采收期,各地的红枣园人头攒动,村干部和工作队员帮助枣农们捡枣、装枣、拉枣、晒枣、卖枣……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墨玉县加大引进红枣龙头加工企业,通过打造红枣种植标准示范园、引进优良品种、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拓宽销售渠道等方式,不断推动红枣种植业提质增效,把红枣从田间送进车间,实现产品多样化,村民增收有门路。


村民采摘红枣

“今年我家的红枣长得特别好,这得益于前期的科学管理,预计亩产增收60公斤。收获时节,工作队组织志愿者来帮忙采收,还联系公司上门收购。”看着一箱箱搬向货车的红枣,喀尔赛镇库木博依村村民哈力克·尼亚孜喜上眉梢。

村“两委”和自治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驻村工作队,积极与兵团密切协作,邀请47团技术人员到村开展红枣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围绕加强水肥管理、嫁接改优品种、更换滴灌带、整形修剪以及花果管理等技术对枣农进行培训,并采购2台新型履带自走风吸式捡枣机,协调12台货车,组织村干部、工作队员、无职党员等18人成立红枣采收志愿服务队,帮助30余户种植户转运、销售红枣60余吨。

“红枣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工作队帮助种植户采收、销售红枣。目前全村800亩红枣已采摘完成,预计户均增收2.1万元。”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王世刚说。

走进英也尔乡英也尔村和田圣果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红枣加工车间内,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工人们配合默契,有序作业,将一颗颗红枣进行等级筛选、清洗、烘干、包装,准备销往喀什。


工人在深加工红枣

好产业才能带来好就业。2018年,村“两委”联合和田地区民政局驻村工作队,引进和田圣果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到村落户,投资300万元,建成占地2000平方米的加工车间,采取村集体+公司+村民的发展模式,打造红枣种植园800亩,带动村民种植红枣1600亩,由公司通过统一收购红枣,加工成红枣干、红枣糕、枣夹核桃等产品进行销售。

今年以来,公司销售红枣、枣夹核桃、红枣切片等产品300余吨,销售额达580余万元,吸纳22名村民在公司稳定就业,人均月收入2500元;带动40余名村民季节性务工,日均收入130元;村集体经济增收27万元。

“粉丝们,大家看一看,这就是我们红枣的采收现场。红枣皮薄核小,特别甜,直接吃、泡水喝、煮粥放上几颗都可以……在喀瓦克乡乃再巴格村的650亩红枣田里,电商主播们正在向网友推介红枣农产品,短短3个小时,就通过电商平台售出红枣约15吨。

为拓宽销售渠道,村“两委”和县农业农村局驻村工作队,与县邮政公司和县融媒体中心达成合作协议,采取电商+村民的营销模式,邀请网红主播进行直播销售红枣6场次,并依托邮乐购、邮乐优鲜平台销售红枣200余吨,通过中国邮政寄递服务,让红枣搭上“电商快车”走出新疆,销往全国各地,带动村民增收。


红枣正在装车

“下一步,我们将培养本土网红带货主播,将红枣特色农产品销售全国各地,带动更多村民增收。”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买买提艾力·肉孜买买提说。

丰收时节枣农喜。目前,墨玉县成立志愿服务队86个,协调红枣收获机120辆,完成红枣采收10.2万亩,通过线上线下销售红枣3万余吨,带动4000余名村民季节性务工,日均收入120元。(和田地区驻村工作办公室 杨涛、赵文瑞 供稿)

红枣喜丰收 全产业链助农增收-玉龙网-和田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