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组织工作
  4. 详情

和田地区:办好民生实事 筑牢和谐基础

日期:2024-10-22
来源:党员之友
【字体:

和田地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全力办好民生实事,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基。

坚持党建引领。突出民生职责,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着力打造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坚强阵地。注重思想引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不断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根基,使为民办事的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强组织建设。探索党建引领服务群众有效路径,积极延伸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触角,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编入网格中,推动组织纵向延伸、横向扩展,逐步形成“村(社区)—网格(村民小组、楼栋)—党员中心户”服务群众工作格局,着力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能力强、效率高、口碑好的服务型党组织,建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战斗堡垒。配强工作力量。坚持机关干部下沉到“第一线”,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常态化开展“四下基层”;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到单位所在地社区或联系社区“双报到”,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或机关党组织负责人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和服务资源、居民需求、民生项目、责任落实清单的“一书四单”,推动工作力量直达基层。

抓住重点环节。全力抓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夯实群众生产生活基础,实施群众就业创业技能和增收致富本领工程,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筑牢发展基础。强化技能提升。结合和田实际,实施“千名能人带动发展计划”,充分利用融媒体、微信视频号、乡村大喇叭等,广泛开展能人选育与带动工作,让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敢担当的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和返乡大学生能人参与其中,助力群众技能提升,促进就近就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发展特色产业。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县级领导联村、乡镇领导包村、第一书记驻村、后盾单位帮村等组织保障机制,采取“输血+造血+活血”模式,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帮助地区各村制定“一村一策”产业发展计划,切实带动村集体和农民群众增收。新疆医科大学驻墨玉县扎瓦镇巴夏克其村工作队,帮助村“两委”打造集茶叶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巴夏茶语”产业基地。2023年,村集体仅茶产业一项就收入40万元,村民也普遍增收。优化民生服务。坚持“办公区域最小化、服务群众最大化”,围绕强化议事协商、文化浸润、便民服务、党群活动四大功能,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石榴籽服务站”,推进文化体育、农机推广、法律援助、健康义诊、金融惠农、邮政快递、放心农资“七下乡村”,养老托幼、助餐助行、家政便民、公共就业、家庭医疗、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八进社区”,推动180余项政务便民服务延伸到村(社区),不断增强村(社区)团结各族群众的服务功能。

强化机制保障。不断优化体制机制,抓好保障民生服务工作,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加强网格管理。按照地域相邻、人员相熟、规模适度、便于操作,实施网格化服务与管理,将乡镇(街道)设置为总网格、村(社区)设置为大网格,推进基层“一网统管”组织运行机制,建立离退休干部、党员、群众参与的网格队伍,做到基层所有要素入网、所有事务进网,“网格办小事、报大事”和“部门解难事、办实事”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基层各族群众积极参与服务与管理。完善闭环机制。健全“线上+线下”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收集、处置、反馈机制。线上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及网络平台为主渠道,加强地县部门单位和乡镇(街道)、村(社区)联动;线下以“百姓说事228制度”为主渠道,常态化入户走访,主动收集和及时解决群众困难诉求,依法依规做好各类矛盾化解,建立快速响应、及时反馈为民服务长效机制,做到问题收集、分类处理、高效办理、结果反馈的闭环服务与管理。建强共治格局。完善乡镇(街道)干部包村(社区)联户工作制度,规范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运行,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四位一体”协调共治机制,持续完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形成共治格局,为基层党组织持续办好民生实事筑牢机制保障,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基。

和田地区:办好民生实事 筑牢和谐基础-玉龙网-和田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