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4. 详情

学思践悟二十大 乡村振兴谱新篇

日期:2022-12-13
来源:和田
【字体:
“我们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于田县英巴格乡巴格恰村会议室,自治区国资委新疆金投派驻第一书记孙计录正在组织“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连日来,第一书记孙计录组织巴格恰村党员干部成立宣讲小分队,利用乡村大喇叭和入户走访等形式积极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用“苞谷馕”式的语言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党的声音和关怀送到群众心坎上。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年来,在新疆金融投资有限公司的大力帮扶支持下,巴格恰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在建强基层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描绘出了一幅“队伍强、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乡村振兴画卷。
为规范村级阵地管理和使用,新疆金投出资300多万元给予大力支持,按照党群综合服务中心标准,修缮了村委会办公楼、文化室等基础设施,改造了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百姓大舞台等基层场所,新建了文化长廊、儿童之家等配套设施,极大的提升了村级阵地服务功能。

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办事只跑一次腿,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组织党员干部成立“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队,扎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服务队累计走访农户2000余次,为群众办好事80余件,解决困难诉求6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村党支部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从党员致富能手、回乡创业大学生和本地先进青年等群体中选拔村级后备力量6名,落实“一对一、多对一”帮带机制,分配至“三个中心”轮岗锻炼,有效提升后备力量能力素质。目前,已有2名村级后备力量进入到村“两委”班子,村干部平均年龄32岁,大中专以上学历达75%,村党组织焕发出新活力。阿布杜热合曼·麦塞迪就是其中一员,他为人踏实肯干,热心村级事务,纳入村级后备力量后,新疆金投派驻第一书记孙计录主动与他结为帮带对子,手把手教经验、面对面传方法,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今年8月,阿布杜热合曼·麦塞迪被推选为村“两委”班子成员。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作为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在第一书记孙计录的统筹带领下,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立足村情实际,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将发展“大芸特色种植和牛羊规模养殖”作为产业发展主要方向。积极争取项目资金100万元成立于田县津英中草药专业合作社,实行“党支部+合作社+种植户”的经营模式,带领农户发展特色大芸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全村89户村民种植大芸2500亩,户均增收4000元。


在扩大大芸种植规模的同时,发展多元产业,通过“党员带头+养殖大户示范+农户响应”的模式,带动农户在零散养殖的基础上,稳步扩大牛羊养殖规模,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提高经济收入。党支部推动90户村民发展牛羊养殖产业,户均年增收6500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下一步,巴格恰村将以二十大报告精神为指引,继续发展特色大芸种植产业,持续扩大牛羊养殖规模,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民更富裕、乡村更美丽,走出一条巴格恰村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新疆金投派驻第一书记孙计录坚定地说。

学思践悟二十大 乡村振兴谱新篇-玉龙网-和田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