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聚焦破解党建工作与非公企业发展结合不紧密的问题,从“村企联建、结对共建、深度融建”三个方面着力,巩固深化农牧民群众集中就业的非公企业党组织有形有效覆盖成果,以非公企业党建高质量助力乡村高质量振兴。
村企联建扩大组织覆盖。对在乡在村企业,采取“村企联建、企业+合作社联建、同业共建、派员组建”等方式进行联合组建,在村党支部设立村企党小组,覆盖在村企业(合作社)4657家。建立健全党组织动态“数据库”和“防瘫预警”工作机制,实时监测、及时“诊疗”,对可能出现“瘫痪”情况的12个党组织,由主管单位党员干部驻企包联,选派1名党建工作人员驻企帮扶,做到“一包到底”、不整转不脱钩。实施村企队伍双向培养,选派578名村级后备力量到企业挂职、就业,把后备力量培养成企业技术骨干,把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两委”班子成员,全面提高后备力量能力素质,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注入生机和活力。
结对共建增添组织动能。由乡镇党委牵头,对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党组织与项目所在地党组织成立共建小组56个,由科级领导班子成员任组长、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和村党组织负责人任副组长,落实区域内重大事项、重点工作共商机制。以非公企业党组织与村党组织为桥梁纽带进行结对,按照“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形式结对共建294个,实现组织、队伍、活动相联,增进交流互动,推进“村企联建”发挥作用。选派658名“访惠聚”工作队员、1231名村干部包联企业,了解就业人员思想状况、工作状态,指导帮助企业开展“班前10分钟”宣讲,充分发挥农牧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
深度融建强化组织保障。建立“一帮一、对对红”制度,从乡村两级选派373名干部到园区企业驻点,组织854名疆外企业家、实用人才、技术人员、企业员工与2013名本地就业农牧民结对认亲、开展联谊活动,帮助学语言、学文化、学技能。坚持党建工作触角跟着群众走、就业走、产业链走,发挥乡镇、园区、技工学校党(工)委组织领导作用,在生产线、车间设置党群小组297个,在班组设置党员先锋岗450个、入党积极分子示范岗204个、团员示范岗289个、巾帼文明岗317个,各先锋岗、示范岗联系职工群众3018名,做到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全覆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审核领导:和田地区党员教育中心主任 黄维刚
通 讯 员:和田地区党员教育中心干部 张添军18690166651